星期二, 11月 22, 2005

等待收到《河》

現在要解釋《鬥鬧熱》,解釋《河》是一張怎樣的專輯,好像都太晚也太難了。

一直只是在網路上看著,就看著,看著這一群人努力,一步一步的在走,你就會覺得,這塊土地是有希望的。那個希望根本就不在每天的那些電視報導裡。

前天遇到了一些烏龍才把訂購單寄了出去,本來都要放棄想說等專輯出來了再去唱片行買了,但是又不甘心,所以趕在都說已經結束的一點期限前寄了。負責的南宏回信說CD週三寄出,但我現在已經在癡癡的等,只能先聽著試聽曲乾過癮,光聽著試聽只有一分32秒的「河」,就忍不住也跟著感受到那種「淒風苦雨」而熱淚盈眶起來。(那原曲九分鐘我該怎麼辦啊?)

大一歷史課選作賴和報告時的那股熱情,又緩緩的被喚起,在心底流竄著。

十、【河】 詞、曲、唱:吳易叡
改編自賴和的「獄中日記」

我生不幸,淪落監牢,身犯何罪,代先犧牲?
時代困苦,若行山路,高低爬崎,崎嶇難行。

每一工,我面對鐵窗,三日坐,親像面壁九年人;
這身拼,面貌與世相違,心成灰,舉目人事全非。

何時才有,自由平等?何時才會,見著光燈?
人對地獄,才會成佛,我到監牢,才相信天。

誰知咱,逐人相爭塊看,親像戰士光榮倒轉;
無奈風雲,變化多端,遙望日沒,墜落西山。

歷史,親像一條長河,流過世事,渡過眾生;
無奈風雲,變化多端,遙望日沒,墜落西山。

---
要聽整張專輯的試聽,請到:《鬥鬧熱》

文化志業之難、文化志業之難。我想起早上聽報告時滿腦的不理解還有一種說不出的憤怒,有人什麼都沒有,就這樣一步一步的做起來了,口口聲聲談著設備的我們呢?有了外在,內涵何在?精神何在啊?

星期四, 11月 17, 2005

一定要相信



我們一定要相信,
陽光會眷顧每一個綻放的生命。

星期三, 11月 16, 2005

《備忘錄》大家摘什麼?

昨天怕忘記貼了那三個連結,結果今天樂多大維修,根本都不能看,更白目的是我在貼之前明明就看到樂多的公告了,真不知道自己腦袋裡面到底裝了什麼。-______-"

但既然貼了這類的東西,就順便講一下好了。

注意!本文落落長,無法負荷請先轉台

其實我到現在還是完全沒在用RSS訂閱的,因為我並不需要「即時」的資訊(太過「即時」的東西有時反而是我想要過濾掉的),會逛的範圍大到一個程度之後,就算是用RSS也是一種氾濫,外加因為過多的「即時」而導致被中斷思考的頻率攀升,最後就是,有些東西,僅僅看到「新文章」是不夠的。(但是應該沒有人會或敢訂閱別人家的留言版吧?XD)

於是,在這資訊淹到喉嚨,平台卻又被越打越散越來越多的時代,當連RSS訂閱都不夠用(多到讓人看不完)的時候,網摘就出現了。

「網摘」這詞很新鮮,但概念其實跟每個人都很近,只要作為一個「有意識有目的」的網路使用者,每個人每天都在自己的腦海裡不斷在做這個動作,網摘只是在把這個動作過程中能留得較久的,透過多一個步驟再度手動過濾,然後用網頁紀錄下來。

至於「應該要怎麼摘」、「應該要摘什麼」是個自由心證外加策略的問題,我倒是比較好奇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研究,可以知道一個人一天大概可以消化掉多少的資訊(專門做研究的人請不要昏倒,我知道我完全沒有具體量化XD)。因為如果一個人一天會去的地方會看的東西固定,最多用RSS就儘管夠了,會需要做網摘,表示資訊量大到超過負荷非常之多,一個人這樣可以是特例或者工作需要,但是如果整體環境都產生對這種摘要的需求,甚至可以因此產生專門的「網摘師」(而且應該是針對部落格文章摘),那可就是一個蠻不得了的網路文化現象了。

目前做網摘的大多都是每天得消化大量、繁雜網路資訊的人,像最早的richy、工頭監、查理王(為啥都是男性?),通常跟摘的人本身的工作需求脫離不了關係;智邦生活最近則進一步再分成四大類,把艾瑪請出來做「美食生活」(終於有女性了!耶!),「資訊情報」由roach和Jeph負責,外加「美人」、「人文公益」(這兩個不知道誰負責的),同時放在首頁輪播。

從以前每天摘、到現在艾瑪幾乎是「整點」出一摘,大家好像都在拼網路搜尋的恆心毅力,相當勇猛恐怖,不過基於我習慣逆向思考的本性,我反而想建議既然已經花了時間「每天摘」,或許有誰可以試試也從「日摘」做出「週摘」,甚至繼續到「月摘」、「年摘」,把時間拉長的好處,是你將可以再過濾掉比較「資訊」、「即時」性質的東西,再從當中看出一些網路重要活動、事件的脈絡。

「意義」這件事,總得透過「人腦」才得以彰顯,一成串的最新文章沒有意義,被整理過的一串文章,就有點意思,如果網摘的人再「更有意識」的整理,時間、累積、加上詮釋,當這些穿插交織成一張網,這就是網路文化的歷史了。

(天啊,我又開始認真嚴肅外加職業病發作了,趕快甩自己兩巴掌....啪啪!)

說歸說,每天挖掘、整理這種事情,其實本身已經是很累的,如果還要每週或每月再整理,ㄟ,我是很擔心動嘴很容易,真的做起來卻會害死人,讓人力耗竭的更快。所以,就暫且當作是我的網路異想吧。....

(異想終止,答答答。)

================================

註:為了避免被中斷,所有相關連結都只附在最後。另外因為我不是想要整理到底哪些人有在做網摘,事實上我也沒有每天在看(大概一兩週看個一次?),所以不相關或者已經很有名的就不附網址了。有興趣可以去roach的淡水生活看看,他比較有在注意。(不過請小心資訊焦慮,知道的太多太快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p)

《相關連結》
roach的淡水生活
艾瑪在智邦生活館的隨處走走網摘(這個真的摘的蠻好的喔)

星期二, 11月 15, 2005

《備忘錄》是我摘不是網摘

人在被逼急的時候,總是橫向發展別的東西靈感特別多。得趕快先把腦袋清空。這可不是最近大家都在試的網摘,只是特別想回但一直還沒有時間回的文章。

米果:Google不到的地方
宣宣:對抗低潮的方式

終於出來了,明天記得要去預定
鬥鬧熱:賴和音樂專輯《河》

星期一, 11月 14, 2005

城市邊的芒花



這是好多天前(一個禮拜多?)專程為了芒花到河濱拍的。正中午,熱的要死,整個河邊偌大的地方只有我一個人在裡面走著。結果相機裡是有多一點芒了,但是都沒自己特別喜歡的。

這個秋天最大的心得就是覺得芒花不好拍,一整片沒有特色,太近卻又看不出它隨風搖曳的那種氣度。(當然,也因為我只是拿著一個隨手機。還有據說,在正中午去拍芒花是很白癡的一種行為XD)

不論如何,這個不太成功的小小「外拍」行還是有一點收穫的,比如說我終於知道應該怎麼跨到那個秀朗橋旁邊的河濱公園裡去。另外的收穫,就是發現有些東西,在第一眼的主觀之後,放一陣子回頭看,可能還會又多看出點為什麼。比如我可以在這堆照片中挑出這一張,自己覺得還蠻喜歡的角度。

在這圖裡,大、小;高、矮出現了錯落,原本應該高大雄偉的大樓,現在被幾根比它還高芒花圍繞,芒尾彷彿只要輕輕一撫就可以碰到到它的頂樓最高處。但是芒草的氣勢並沒有壓過大樓。這僅只是讓高樓不再那麼高,芒草也不再那麼小。

於是兩者形成一種視覺上「輕」與「重」的均衡。

星期三, 11月 09, 2005

無論如何要等到


從年中看到這對兄弟檔出新片,就脖子伸的老長等啊盼啊到現在,一直還沒出DVD也一天到晚吵著說要訂,再奪金棕櫚的光芒讓這片在金馬影展瞬間滿場劃不到位,現在還要再等到12月初上院線。(那天去劃位失敗時簡直萬念俱灰)....

覺得自己好像真的被下咒,想看在找的東西,常常都很難找,要不然就絕版,什麼世界嘛!偏偏我是越挫越勇的,無論如何,今年一定會等到這部片。一定要去院線看,一定要收到片子。我很瘋狂嗎?如果你看過「美麗羅賽塔」、「他人之子」,如果你被那些如此貼近、真實的臉龐震驚過,你就不會認為我是瘋子。

如果有人又要用疑惑的眼神說,是不是又是那種很難,會看不懂的藝術電影?這次我拒絕這種二分,拒絕同理任何說「我的程度不夠」之類的藉口,更拒絕替他們電影中的人性深度做任何打薄式的「辯解」。

奇摩電影上的簡介
還是空殼的官方網站:http://www.zeusfilm.com/thechild/

12月9日,倒數31天。

星期日, 11月 06, 2005

小油坑之煙



其實原本上山都是要看芒草拍芒草的,不過拍一堆,反而都沒有很滿意的,倒是今天整理照片時,越看越覺得這股煙霧上升之姿很耐看。

今年上陽明山的次數,應該上大學以來次數累加的總和超過了,陽明山可玩的地方好像真的很多,不去還好,去了才發現,咦怎麼有那麼多還沒走過的。然後就會想,下一次再來去哪裡。果然要玩總是都玩不玩的。XD

星期三, 11月 02, 2005

吵死了

真是一個吵死人的世界。


還是睡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