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17, 2008

《幸運兒》自由

總覺得自己真的很愛研究自己為什麼不喜歡某物研究到想吐的地步(當然,僅限藝文範圍)。因此,這幾天都在研究幾部改編幾米作品的音樂劇。昨天拿到《幸運兒》開始聽。故事部分就不多提了,今天早上還忍不住跟阿潑mur說,黎煥雄不知道是不是被外星人綁架過,對外星生物真的有很強烈的偏執。XD

還是說音樂,很有趣的是,三齣戲上半場在音樂風格上實驗性都比較強一點,配合各自的故事,有不同的氛圍。而在下半場時,偏流行音樂式的曲目就會大量出現。(不知道是不是顧慮觀眾上半場被轟炸過度,下半場會需要比較流行順耳的音樂讓耳朵休息一下XD)

至於整體性來說,聽來聽去,還是《地下鐵》的整體感最好。(故事音樂與聲音之間,彼此契合度最高)《幸運兒》和《向左走向右走》,失去了特定歌手的魅力,整體感就消失了。(就是不跟故事有絕對必要性,而個別的歌單獨抽出來,可以當單曲聽),向左走向右走靠的是蘇打綠(或者直接說青峰吧),幸運兒裡面則是光良和楊乃文。

回到《幸運兒》,一如幾米所有的作品,總是在哀傷之中透露淡淡的美麗和希望,或相反的在美麗之中彰顯淡淡的哀傷跟嘲諷,《幸運兒》是最明顯的後者,因為幸運兒的「幸運」,正是他的「不幸」。由於幸運兒的幸與不幸都來自於他的翅膀,所以故事很自然的也就以「飛行」與「自由」這樣的象徵打轉。而音樂劇劇本同時平行穿插了《微笑的魚》,因此在象徵上又加入「依戀」與「囚禁」這樣的概念(當然最後還是導到了愛情的部分,所以裡面的「魚」被形象化成為一個真的女人)

因此整個音樂劇原聲帶中,最能表現中心主旨的,或許不是翅膀之歌,而是微笑的魚和她的主人決定分離的《自由》。

自由
詞:李格弟 曲:陳建騏 演唱:楊乃文/光良

離開你的那個時刻覺得有點快樂
關於愛情那一套 早就把愛變成一個牢
那是一座美麗沒有裂縫的牢
常常我們一邊擁抱
一邊卻想要逃
人家以為我們中間一定有誰背叛
不知愛情久了 早就變成一種習慣
我們都是不由自主的囚犯
搞不清楚什麼是愛
什麼是安全感
不再追求只想佔有
不再移動只想停留
自己窒息 也不讓對方呼吸

都以為這樣的愛是為了對方的好
把愛情當作理由 賠上一輩子的自由
等到哪天堅固的門自動打開
我們已經老到老到
再也不需要逃
讓愛流動讓愛自由
把愛擴大不再要求
讓愛流動讓愛自由
把愛擴大不再要求
兩人受苦 不如放生留路
愛情失敗不是全盤皆輸
如果我們得到了自由。


但,其實我不懂,為何愛和自由一定要成為對立。就像,為何一定要離開,遺憾才會出現?為何愛情一定過去才來過,而又只能期待未來會來。那麼,現在呢?

沒有留言: